搜索

乙肝治療新進展有哪些

發(fā)布時間: 2016-03-11 17:42:4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乙肝治療新進展一直都是眾多乙肝患者關注的焦點,而自三氧自體血回輸技術出現以來,對于過去乙肝大三陽久治不愈,用藥容易耐藥變異也有了進一步改善,該技術在治療乙肝時具有療程短、作用快、療效確切的優(yōu)勢,能夠快速識別并清除變異的病毒株,降低了乙肝的發(fā)病率。乙肝治療新進展有哪些

據悉,乙肝大三陽治療最新進展三氧自體血回輸技術源自德國,臨床歷經8年驗證,該技術運用德國原裝進口醫(yī)用三氧高精密醫(yī)療治療儀器,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非玻璃放電技術產生三氧,抽取患者50-100ml血液,以1:1的比例加入患者血液內三氧,自體的血液通過與三氧結合迅速發(fā)生反應,誘導血液中的各種細胞成分產生細胞因子和活性代謝產物,然后把經過氧化的自體血液回輸到患者自身,從而觸發(fā)人體系列免疫應答反應,發(fā)揮有效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作用,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雖然三氧自體血回輸技術為乙肝大三陽治療最新進展,但由于該技術對醫(yī)院及專家要求比較高,因而目前僅有少數大醫(yī)院具備,只有國內最專業(yè)的肝病??漆t(yī)院才有。乙肝治療新進展有哪些

因而,對于想要康復的乙肝大三陽患者,一定要選擇乙肝大三陽治療最新進展三氧自體血回輸技術治療,千萬不要對藥物盲聽盲信,否則不僅治不好自己的病,還可能加重肝臟負擔,導致病情的進一步惡化,所以有患有乙肝的患者一定要在最佳的時間去醫(yī)院診斷治療,以免造成不堪的后果。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相關推薦
多囊腎治療是國內外公認的治療難題,一般認為多囊腎治療只能待到囊腫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通過手術治療消除囊腫,但是這一治療方法的弊端在于只能是暫... [查看更多]

精彩問答

  • 乙肝導致的肝硬化能活多久

    乙肝導致的肝硬化患者生存期通常為5-20年,實際生存時間受到病毒控制情況、肝功能代償程度、并發(fā)癥管理、生活習慣及治療依從性等多因素影響。 1、病毒控制: 乙肝病毒持續(xù)活躍復制會加速肝纖維化進程。規(guī)范使用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可有效抑制病毒,降低肝臟炎癥反應,顯著延長生存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療者病情進展速度可能加快3-5倍。 2、肝功能分級: 根據Child-Pugh分級,A級患者中位生存期可達10-20年,B級降至2-5年,C級通常不足1年。肝功能代償能力直接影響毒素代謝、蛋白質合成等關鍵生理功能,失代償期易出現腹水、肝性腦病等危重并發(fā)癥。 3、并發(fā)癥預防: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自發(fā)性腹膜炎、肝腎綜合征是主要致死原因。定期胃鏡檢查可預防性處理曲張靜脈,腹水患者需限制鈉鹽攝入并監(jiān)測感染跡象,這些措施能將并發(fā)癥死亡率降低40%-60%。 4、肝癌監(jiān)測: 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發(fā)生率為3%-8%。每3-6個月進行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篩查,早期發(fā)現腫瘤可通過射頻消融或手術切除獲得更好預后,未監(jiān)測者中位生存期縮短50%以上。 5、綜合管理: 戒酒、避免肝毒性藥物、接種甲肝疫苗等基礎防護可減少額外肝損傷。營養(yǎng)支持需保證每日1.2-1.5g/kg優(yōu)質蛋白攝入,合并糖尿病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系統(tǒng)化管理能提升3-5年生存率。 患者應建立包含肝病科、營養(yǎng)科的多學科隨訪體系,每3個月評估肝功能與病毒載量。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代謝,每日補充維生素D可減緩纖維化進展。保持規(guī)律作息與平和心態(tài)對疾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部分堅持規(guī)范治療的患者可實現長期帶病生存。

  • 寶寶打了2針乙肝還會傳染嗎

    乙肝疫苗接種后仍有可能傳染,但風險顯著降低。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但接種后仍需注意防護措施。 1、乙肝疫苗的有效性: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種三針,兩針接種后,免疫系統(tǒng)可能尚未完全建立對乙肝病毒的防御。第三針的接種有助于增強免疫效果,達到長期保護的目的。接種后,體內會產生乙肝表面抗體HBsAb,但抗體水平因人而異,部分人可能抗體水平較低,無法完全預防感染。 2、感染風險因素:即使接種了疫苗,仍有可能通過血液、體液等途徑感染乙肝病毒。例如,與乙肝病毒攜帶者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個人用品,或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都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如果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新生兒在出生時可能通過母嬰傳播感染,即使接種了疫苗。 3、防護措施:為確保安全,接種乙肝疫苗后仍需采取防護措施。避免與乙肝病毒攜帶者共用個人用品,使用安全套進行性行為,定期進行乙肝病毒檢測,尤其是在高風險環(huán)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對于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并按時完成后續(xù)接種。 4、治療建議:如果懷疑感染乙肝病毒,應及時就醫(yī)進行檢測。早期發(fā)現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減少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共《舅幬锶缍魈婵f、替諾福韋等可以幫助抑制病毒復制,保護肝臟功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進展。 乙肝疫苗接種后仍有可能傳染,但通過完善接種和采取防護措施,可以顯著降低感染風險。定期檢測和及時治療是預防和控制乙肝的重要手段。

  • 乙肝表面抗體陽性+怎么辦

    乙肝表面抗體陽性屬于正常免疫反應,通常無需特殊處理??贵w陽性表明機體已通過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產生保護性免疫,主要與既往感染恢復期、疫苗接種成功、被動抗體輸入等因素有關。 1、既往感染恢復: 曾感染乙肝病毒后康復的個體,免疫系統(tǒng)會產生表面抗體作為保護性標志。這種情況無需干預,抗體可持續(xù)數年甚至終身,具有長期免疫記憶功能。建議定期監(jiān)測抗體水平變化。 2、疫苗接種成功: 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后,90%以上健康人群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抗體陽性說明免疫應答良好,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屏障。按照國家免疫規(guī)劃要求,高危人群可定期檢測抗體滴度。 3、被動抗體輸入: 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后會出現短暫抗體陽性,屬于被動免疫保護。這種情況常見于暴露后預防或母嬰阻斷治療,抗體持續(xù)時間約3-6個月,需與主動免疫產生的抗體區(qū)分。 4、檢測假陽性: 少數情況下實驗室檢測可能出現交叉反應導致假陽性,尤其當抗體水平處于臨界值時。建議重復檢測或采用不同方法學驗證,必要時結合乙肝核心抗體等指標綜合判斷。 5、特殊免疫狀態(tài): 造血干細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療患者可能出現抗體轉陽,反映供體免疫記憶或藥物作用。這類情況需要??漆t(yī)生評估免疫功能狀態(tài),制定個體化監(jiān)測方案。 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均衡飲食有助于維持免疫功能穩(wěn)定,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A、E的食物如胡蘿卜、堅果等可促進抗體持續(xù)。避免酗酒和濫用藥物,減少肝臟代謝負擔。建議每3-5年復查乙肝五項指標,醫(yī)務人員等高危職業(yè)可縮短至2-3年。日常接觸無需特殊防護,但進行創(chuàng)傷性操作時仍需執(zhí)行標準預防措施。

  • 乙肝谷丙轉氨酶偏高的原因

    乙肝患者谷丙轉氨酶偏高可能由病毒活躍復制、藥物性肝損傷、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其他合并感染等因素引起。 1、病毒活躍復制: 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大量繁殖會導致肝細胞炎癥和壞死,釋放谷丙轉氨酶入血。此時需進行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核苷類似物,同時需定期監(jiān)測病毒載量和肝功能指標。 2、藥物性肝損傷: 部分抗結核藥、解熱鎮(zhèn)痛藥或中草藥可能造成肝細胞損傷。表現為用藥后轉氨酶進行性升高,通常伴有乏力、食欲減退。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必要時使用護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雙環(huán)醇等。 3、脂肪肝: 合并代謝綜合征的乙肝患者可能出現肝細胞脂肪變性,加重肝臟炎癥反應。超聲檢查顯示肝區(qū)回聲增強,轉氨酶輕度升高。建議控制體重、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脂高糖攝入。 4、酒精性肝炎: 長期飲酒會與乙肝病毒協同損傷肝細胞,轉氨酶升高幅度常超過正常值3倍。典型表現為肝區(qū)脹痛、黃疸。需嚴格戒酒,補充B族維生素,嚴重時需住院進行保肝治療。 5、其他合并感染: 重疊感染丙肝病毒、EB病毒等會加重肝臟負擔。需通過血清學檢查明確病原體,針對不同感染采取聯合抗病毒或對癥支持治療。 乙肝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時應嚴格戒酒,每日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豆制品,避免腌制食品??蛇M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注意監(jiān)測腹圍、體重變化,出現眼黃尿黃需立即就醫(yī)。保持規(guī)律作息,夜間睡眠不少于7小時,避免過度勞累加重肝臟代謝負擔。

  • 乙肝dna正常為什么會肝癌

    乙肝DNA正常仍可能發(fā)生肝癌,主要原因是肝臟長期慢性炎癥和纖維化。治療方法包括定期監(jiān)測、抗病毒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乙肝病毒感染即使DNA水平正常,也可能導致肝細胞持續(xù)損傷和炎癥,進而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和影像學監(jiān)測,有助于早期發(fā)現肝癌??共《局委熆梢杂行б种撇《緩椭?,減少肝臟炎癥和纖維化。生活方式上,避免飲酒、保持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有助于降低肝癌風險。對于高危人群,如肝硬化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超聲檢查和甲胎蛋白檢測,以及時發(fā)現和治療肝癌。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

  • 檢查乙肝兩對半需要空腹嗎

    檢查乙肝兩對半不需要空腹。乙肝兩對半檢測結果不受飲食影響,主要評估乙肝病毒感染狀態(tài),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五項指標。 1、檢測原理: 乙肝兩對半屬于血清學免疫檢測,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判斷感染情況。食物攝入不會改變病毒標志物的存在狀態(tài),因此空腹并非必要前提。 2、指標特性: 五項指標中,乙肝表面抗原是病毒外殼蛋白,e抗原反映病毒復制活性,抗體則是免疫系統(tǒng)應答產物。這些生物標志物的濃度不受進食影響。 3、對比項目: 與肝功能檢查不同,乙肝兩對半無需觀察酶學變化。谷丙轉氨酶等肝酶可能受飲食干擾,但病毒標志物檢測無此顧慮。 4、特殊情況: 極少數需同時檢測肝功能時,醫(yī)生會提前告知空腹要求。單純乙肝兩對半檢測可正常飲食,但應避免高脂飲食導致血清渾濁。 5、檢測準備: 檢查前保持正常作息即可,無需刻意改變飲食習慣。若近期接種過乙肝疫苗,需間隔1個月再檢測抗體水平。 日常建議保持均衡飲食,適量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有助于維持免疫功能。規(guī)律作息和適度運動可增強機體抵抗力,避免過度勞累影響免疫狀態(tài)。檢測后若出現表面抗原陽性,應及時到感染科或肝病??七M一步評估病毒載量和肝臟情況。

  • 公務員入職體檢乙肝能入職嗎

    公務員入職體檢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能入職,取決于肝功能是否正常以及乙肝病毒復制情況。如果肝功能正常且乙肝病毒DNA檢測為陰性,通??梢匀肼?;若肝功能異?;虿《緩椭苹钴S,需進一步治療后再評估。入職前應進行肝功能、乙肝兩對半和乙肝病毒DNA檢測,根據結果判斷是否適合入職。建議攜帶者定期復查肝功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飲酒和過度勞累,必要時進行抗病毒治療,以維持肝功能穩(wěn)定。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應受到歧視,社會應提供平等就業(yè)機會,同時攜帶者也需積極管理自身健康,確保工作能力不受影響。

  • 打了乙肝疫苗還會感染乙肝嗎

    接種乙肝疫苗后仍有極低概率感染乙肝病毒。疫苗保護效果主要與抗體水平、病毒變異、免疫缺陷狀態(tài)、接種程序完整性及暴露風險強度有關。 1、抗體水平不足: 乙肝疫苗誘導產生的表面抗體滴度會隨時間下降,當抗體濃度低于10mIU/ml時可能失去保護作用。建議高危人群定期檢測抗體水平,必要時補種加強針。 2、病毒基因變異: S基因變異可能導致病毒逃逸疫苗誘導的免疫應答。這類變異株在免疫壓力下可能被選擇出來,但現有疫苗對多數流行毒株仍具保護效力。 3、免疫功能異常: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抑制人群可能無法產生足夠抗體。血液透析患者需增加疫苗劑量,必要時需檢測細胞免疫應答。 4、接種程序缺陷: 未完成0-1-6月標準接種程序會影響免疫效果。成人接種后1-2個月應檢測抗體應答,無應答者可重復接種1-2個療程。 5、高危暴露行為: 靜脈藥癮共用針具、無防護性行為等高風險接觸可能突破疫苗保護。醫(yī)務人員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需立即檢測抗體水平并評估暴露源病毒載量。 日常需避免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保持單一性伴侶并使用屏障保護措施。醫(yī)務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標準預防,接觸血液體液時佩戴防護裝備。飲食注意控制酒精攝入以減輕肝臟負擔,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綠葉蔬菜。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異常,特別是存在肝硬化家族史者更應加強監(jiān)測。

  • 乙肝病毒在空氣中能存活多久

    乙肝病毒在體外常溫干燥環(huán)境下一般可存活7天左右,實際存活時間受環(huán)境溫度、濕度、紫外線強度、病毒載量及附著物材質等因素影響。 1、環(huán)境溫度: 乙肝病毒在20-25℃室溫條件下穩(wěn)定性較強,存活時間可達1周。當環(huán)境溫度升至60℃以上時,病毒10分鐘內即失去活性,而4℃冷藏環(huán)境下存活時間可延長至6個月。溫度波動會顯著影響病毒蛋白外殼的完整性。 2、環(huán)境濕度: 相對濕度40-60%時病毒存活最久,干燥環(huán)境會加速病毒失活。血液等體液干燥后形成的結痂仍可能攜帶活病毒,但濕潤環(huán)境中的病毒因有機物保護存活時間更長。極端潮濕環(huán)境可能滋生微生物加速病毒降解。 3、紫外線照射: 直接陽光中的紫外線30分鐘可使90%病毒滅活。醫(yī)療場所常用紫外線消毒燈對污染表面照射30分鐘以上能達到消毒效果。紫外線通過破壞病毒DNA結構使其喪失復制能力。 4、病毒載量: 高濃度病毒液滴如血液濺灑中的病毒存活時間顯著長于低濃度體液。1毫升血液中的病毒顆??蛇_1億個以上,干燥后仍可能保持傳染性。微量血清或唾液中的病毒存活時間相對較短。 5、附著物材質: 不銹鋼、塑料等非孔隙表面病毒存活時間可達7天,而棉布等多孔材料因毛細作用加速干燥,病毒通常在24小時內失活。玻璃表面的病毒存活時間介于兩者之間,約3-5天。 日常接觸被污染物品后應及時用肥皂水清洗暴露部位,醫(yī)療機構需對可能污染的器械采用高壓蒸汽或環(huán)氧乙烷滅菌。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保持環(huán)境通風干燥、定期對高頻接觸表面消毒、避免共用剃須刀等個人物品能有效降低間接傳播風險。病毒在體外存活時間雖有限,但接觸污染源后仍建議及時進行專業(yè)消毒處理。

  • 乙肝疫苗0-1-6怎么計算

    乙肝疫苗0-1-6接種方案的計算方法是從第一針接種當天開始,分別在第0個月、第1個月和第6個月完成三針注射。 1、首針接種: 乙肝疫苗第一針接種日期為“0月”基準日,即計算起點。例如5月1日接種首針,則后續(xù)針次均以該日期為參照。 2、第二針接種: 第二針需在首針后1個月完成,允許±7天的浮動窗口期。若首針在5月1日,第二針應在6月1日前后一周內接種。 3、第三針接種: 第三針與首針間隔6個月,同樣保留±14天的調整空間。按首針5月1日計算,第三針應在11月1日左右完成接種。 4、特殊情況處理: 若因故延遲接種,無需重新開始療程。第二針延遲超過1個月時,直接補種后按原計劃6個月間隔接種第三針。 5、接種效果驗證: 完成三針接種后1-2個月可檢測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贵w滴度≥10mIU/ml視為免疫成功,若未達標需補種1-2針。 接種期間應避免飲酒和過度疲勞,保持規(guī)律作息有助于抗體形成。完成全程接種后,建議每5-10年復查抗體水平,高風險人群可提前至3-5年復查。日常注意飲食均衡,適當增加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如魚肉、豆制品,配合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若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熱痛,可采用冷敷處理,持續(xù)不適需及時就醫(yī)。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