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是否閉經早壽命就短

發(fā)布時間: 2016-09-18 13:36:0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患者不了解閉經有哪些危害,也關注閉經會不會影響壽命的問題,那么閉經會影響壽命嗎?這一時期如不加強卵巢的養(yǎng)護,保證卵巢內的卵泡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卵泡就不能發(fā)育成熟并排卵,分泌的女性雌孕激素降至最低,女性在45歲以前就會出現(xiàn)月經紊亂甚至停經。是否閉經早壽命就短伴隨出現(xiàn)一系列更年期綜合癥。

人一旦沒有了月經,雌性激素分泌量就驟減,卵巢功能迅速下降,許多癥狀隨之而來,女性就會變的心悸、胸悶、憂慮、抑郁、易激動、失眠、記憶力減退,而女人的容顏最主要就是靠雌性激素來維持的,皮膚失去光澤,皺紋大量出現(xiàn)。陰道黏膜會變薄,在面對外力傷害時顯得更加脆弱;思想變的不集中;時常感覺腰酸背痛;消化系統(tǒng)對營養(yǎng)的吸收減弱,骨質疏松、關節(jié)痛也隨之而來。

精神因素閉經,可能導致部分女性憂郁癥。閉經后往往會打破心理平衡而使許多女性產生明顯的心理負擔,比如,閉經后可能造成子宮萎縮或生理功能不足,如分泌物減少、性交疼痛、性欲減退等。是否閉經早壽命就短

卵巢早衰因為的閉經危害更大。會引起生殖器萎縮、提前衰老、性生活失調、還有可能患上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子宮癌、卵巢癌等疾病。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相關推薦
長壽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男人往往比女人... [查看更多]

精彩問答

  • 更年期在閉經前還是閉經后

    更年期通常發(fā)生在閉經前后,以最后一次月經為分界點,分為圍絕經期和絕經后期兩個階段。 1、圍絕經期: 圍絕經期指月經開始紊亂至完全閉經前的階段,通常持續(xù)2-8年。此階段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動下降,可能出現(xiàn)潮熱、盜汗、情緒波動等更年期癥狀。月經周期變得不規(guī)律,經量時多時少,這是更年期開始的典型信號。 2、絕經過渡期: 絕經過渡期是圍絕經期的后半段,指月經停止前的1-3年。此階段月經間隔延長至2個月以上,雌激素水平顯著降低,更年期癥狀可能加重。骨量流失加速,心血管疾病風險開始上升,需要加強健康管理。 3、絕經期: 絕經期以最后一次月經為標志。臨床上將停經12個月以上定義為絕經。此時卵巢停止排卵,雌激素水平降至最低,更年期癥狀可能持續(xù)存在,但多數(shù)會在2-5年內逐漸緩解。 4、絕經后期: 絕經后期指閉經后的長期階段。雌激素缺乏可能引發(fā)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等遠期健康問題。陰道干燥、尿頻等泌尿生殖系統(tǒng)癥狀可能持續(xù)存在,需要針對性干預。 5、個體差異: 更年期進程存在明顯個體差異。約10%女性經歷突然閉經,多數(shù)為漸進過程。吸煙、化療等因素可能提前更年期,而肥胖可能延遲其發(fā)生。癥狀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約20%女性無明顯不適。 更年期是女性自然的生理過渡期,保持均衡飲食有助于緩解癥狀。建議增加豆制品、深海魚類等富含植物雌激素和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攝入,適量補充鈣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能改善心血管功能,瑜伽和冥想有助于情緒調節(jié)。避免吸煙、過量飲酒和咖啡因攝入,保持規(guī)律作息。定期進行骨密度、乳腺和婦科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健康問題。癥狀嚴重影響生活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考慮激素替代治療等醫(yī)療干預。

  • 閉經性頭痛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閉經性頭痛可能與激素水平波動、血管舒縮功能異常、精神心理因素、營養(yǎng)不良及藥物副作用等原因有關。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心理干預等方式緩解。 1、激素水平波動: 女性在閉經期間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導致腦血管收縮異常。這種激素變化可能引發(fā)偏頭痛樣發(fā)作,表現(xiàn)為單側搏動性疼痛。針對此類情況,醫(yī)生可能建議使用低劑量雌激素補充治療。 2、血管舒縮功能異常: 雌激素減少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引起腦血管異常收縮或擴張。這類頭痛常伴隨面色潮紅、出汗等植物神經癥狀。鈣離子拮抗劑類藥物可改善血管痙攣狀態(tài)。 3、精神心理因素: 閉經期女性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這些心理變化會降低疼痛閾值。持續(xù)緊張狀態(tài)可能導致頭頸部肌肉持續(xù)性收縮,形成緊張性頭痛。認知行為療法和放松訓練對此類頭痛有改善作用。 4、營養(yǎng)不良: 鐵元素缺乏可能影響腦組織氧合功能,鎂元素不足會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這兩種微量元素的缺乏都與頭痛發(fā)作頻率增加相關。建議通過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食物補充相關營養(yǎng)素。 5、藥物副作用: 部分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藥物可能引起頭痛不良反應。如某些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會干擾血小板功能,增加偏頭痛風險。出現(xiàn)藥物相關性頭痛時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調整用藥方案。 閉經期頭痛患者應注意保持規(guī)律作息,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飲食上增加豆制品、堅果等植物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減少咖啡因和酒精攝入。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續(xù)30分鐘以上有助于改善血管彈性。頭痛發(fā)作時可嘗試冷敷前額或頸部,配合深呼吸放松。若頭痛持續(xù)加重或伴隨視力改變、肢體無力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排除腦血管病變。

  • 更年期在閉經前還是在閉經后

    更年期通常發(fā)生在閉經前后,涵蓋絕經過渡期至絕經后1年的階段。更年期的核心變化包括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波動性下降,其進程可分為絕經過渡期閉經前、絕經閉經時和絕經后期閉經后三個階段。 1、絕經過渡期: 指月經開始紊亂至最終閉經前的階段,通常持續(xù)2-8年。此階段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呈波動性下降,約70%女性會出現(xiàn)潮熱、盜汗、月經周期改變等更年期癥狀。月經紊亂表現(xiàn)為周期縮短或延長、經量減少或增多,最終發(fā)展為閉經。 2、絕經事件: 指女性最后一次月經來潮,需閉經滿12個月方可確認。此時卵巢停止排卵,雌激素水平持續(xù)低下。我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為49.3歲,80%發(fā)生在45-55歲之間。絕經標志著生育能力的終結,但更年期癥狀可能持續(xù)存在。 3、絕經后期: 指閉經后1年至老年期的階段。此階段雌激素穩(wěn)定在低水平,泌尿生殖系統(tǒng)萎縮、骨質疏松等遠期并發(fā)癥風險增加。約30%女性在絕經后仍存在血管舒縮癥狀,骨量流失速度在絕經后3-5年達到高峰。 4、癥狀演變: 更年期癥狀呈現(xiàn)階段性特征。絕經過渡期以血管舒縮癥狀和月經紊亂為主;絕經后1-3年陰道干燥、性交疼痛等生殖道癥狀突出;絕經3年后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松風險顯著上升。癥狀嚴重程度與雌激素下降速度和個體敏感性相關。 5、個體差異: 約20%女性無明顯更年期癥狀,15%癥狀持續(xù)10年以上。吸煙、化療等因素可導致早絕經40歲前。手術絕經者因激素驟降,癥狀往往更嚴重。雙胞胎研究顯示更年期癥狀遺傳度達50%,母親絕經年齡可作參考。 保持均衡飲食有助于緩解更年期不適,建議每日攝入大豆制品30-50克補充植物雌激素,每周進行3次以上中等強度運動維持骨密度。穿棉質衣物減少潮熱不適,練習腹式呼吸緩解焦慮。定期進行骨密度和乳腺檢查,避免盲目補充雌激素。更年期是自然生理過程,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可平穩(wěn)過渡。

  • 閉經的年齡多少歲算是正常的

    女性閉經年齡一般在45-55歲之間屬于正常范圍,我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為49.3歲。閉經時間受遺傳因素、初潮年齡、生育情況、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等多種因素影響。 1、遺傳因素: 母親絕經年齡對女兒有顯著影響,遺傳因素約占決定作用的50%。若母親早于40歲絕經,女兒提前閉經風險增加3倍;反之若母親55歲后絕經,女兒延遲閉經概率較高。這與染色體端粒長度、卵泡儲備等遺傳特性相關。 2、初潮年齡: 初潮時間與絕經年齡呈負相關關系。初潮年齡每推遲1年,絕經時間可能延后0.5-1年。初潮早于12歲的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往往較早;而15歲后初潮者,絕經期通常較晚。這與原始卵泡消耗速度有關。 3、生育情況: 未生育女性比經產婦平均早1.5-2年絕經。妊娠期卵巢處于休眠狀態(tài),哺乳期抑制排卵,這些生理性停經可減少卵泡消耗。多次妊娠的女性,絕經時間通常比未生育者推遲2-3年。 4、生活方式: 長期吸煙可使絕經提前1.5-2年,煙草中尼古丁會加速卵泡凋亡。BMI<18.5的營養(yǎng)不良者絕經較早,而適度運動可延緩卵巢衰老。持續(xù)夜班工作、精神高壓等也會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 5、慢性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癥、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絕經年齡通常提前。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會干擾性激素分泌?;?、盆腔放療等醫(yī)源性因素可直接損傷卵巢功能,導致早絕經。 建議40歲后女性關注月經變化,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和激素水平檢測。日常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豆制品、堅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堅持有氧運動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避免熬夜和情緒波動,必要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評估。出現(xiàn)月經周期紊亂、潮熱盜汗等圍絕經期癥狀時,應及時就診明確原因。

  • 繼發(fā)性閉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繼發(fā)性閉經可能由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異常、過度減肥等因素引起。 1、多囊卵巢綜合征: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育齡期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月經稀發(fā)或閉經、痤瘡、多毛等癥狀。該病與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有關,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和藥物治療改善癥狀。 2、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指40歲前卵巢功能衰竭,表現(xiàn)為繼發(fā)性閉經、潮熱、陰道干澀等更年期癥狀??赡芘c染色體異常、自身免疫疾病、醫(yī)源性損傷等因素有關,需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3、高泌乳素血癥: 血清泌乳素水平異常升高會抑制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導致閉經和溢乳。常見病因包括垂體泌乳素瘤、藥物因素等,需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后針對性治療。 4、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均可干擾性激素分泌,引起月經紊亂甚至閉經。甲狀腺功能檢查可明確診斷,糾正甲狀腺功能異常后月經多能恢復正常。 5、過度減肥: 短期內體重下降過快會導致下丘腦功能抑制,引起功能性下丘腦性閉經。常見于過度節(jié)食、運動量過大等情況,需通過營養(yǎng)支持和心理疏導逐步恢復體重。 繼發(fā)性閉經患者應注意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飲食上保證充足優(yōu)質蛋白和必需脂肪酸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蛇M行瑜伽、散步等溫和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能量負平衡。心理壓力過大時可通過冥想、呼吸訓練等方式調節(jié),必要時尋求專業(yè)心理支持。定期監(jiān)測體重變化,切忌盲目減肥。若閉經持續(xù)超過3個月或伴隨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檢查。

  • 半年吃兩次緊急避孕藥會閉經嗎

    半年內服用兩次緊急避孕藥通常不會直接導致閉經,但可能引起月經周期紊亂。緊急避孕藥對月經的影響主要與激素水平波動、個體差異、用藥頻率、卵巢功能抑制及子宮內膜變化等因素有關。 1、激素水平波動: 緊急避孕藥含有大劑量孕激素,會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導致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驟變。這種短期激素波動可能使月經提前或推遲,但通常在1-2個周期后自行恢復。 2、個體差異: 部分女性對激素變化較敏感,可能出現(xiàn)明顯月經異常。體重指數(shù)較高、原有內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征或卵巢儲備功能下降者,更易出現(xiàn)月經量減少或周期延長。 3、用藥頻率: 半年內使用兩次屬于相對合理范圍,但超過每年3次可能增加內分泌失調風險。頻繁使用會持續(xù)抑制排卵,導致卵巢功能暫時性休眠,表現(xiàn)為月經稀發(fā)甚至短暫停經。 4、卵巢功能抑制: 大劑量孕激素可能暫時抑制卵泡發(fā)育,使卵巢進入"休息狀態(tài)"。這種抑制通??赡?,但恢復時間因人而異,多數(shù)在停藥后2-3個月經周期內逐漸恢復正常排卵功能。 5、子宮內膜變化: 孕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速度改變,可能導致撤退性出血量異常。若用藥時間接近月經周期后半段,可能造成當次月經延遲或下次月經提前,但極少引起持續(xù)閉經。 建議觀察后續(xù)月經情況,記錄周期變化。若停經超過3個月或伴隨潮熱、頭痛等癥狀,需排查卵巢早衰等病理性因素。日常保持規(guī)律作息,適當補充豆制品、堅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避免過度節(jié)食或劇烈運動。出現(xiàn)持續(xù)月經異常應及時就醫(yī),通過性激素六項、超聲等檢查評估內分泌狀態(tài)。緊急避孕藥僅作為補救措施,長期避孕建議選擇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或宮內節(jié)育器等更穩(wěn)定的方法。

  • 原發(fā)性閉經是指年齡超過多少歲

    原發(fā)性閉經通常指女性年滿16歲仍無月經來潮,或年齡超過14歲且無第二性征發(fā)育。該定義主要基于性發(fā)育延遲的醫(yī)學評估標準,需結合骨齡、激素水平等綜合判斷。 1、生理性延遲: 部分青少年可能存在體質性青春期延遲,骨齡常落后于實際年齡1-2年。這類情況需監(jiān)測生長速度,若每年身高增長超過5厘米且第二性征逐步顯現(xiàn),可繼續(xù)觀察。 2、下丘腦因素: 過度運動、神經性厭食等導致下丘腦功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不足。這類患者多伴有體重下降、運動量過大等表現(xiàn),需通過生活方式調整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 3、垂體病變: 垂體瘤或空蝶鞍綜合征可能影響促性腺激素分泌。典型癥狀包括頭痛、視力障礙,需通過磁共振成像和激素檢測確診,必要時采用溴隱亭等藥物干預。 4、卵巢異常: 特納綜合征等染色體疾病會導致卵巢發(fā)育不全,表現(xiàn)為身材矮小、頸蹼等特征。通過染色體核型分析可明確診斷,需激素替代治療促進第二性征發(fā)育。 5、生殖道畸形: 苗勒管發(fā)育異常如無子宮無陰道,雖卵巢功能正常但經血無法排出。這類患者需通過超聲檢查確診,青春期后可能需陰道成形術等治療。 對于原發(fā)性閉經患者,建議保持均衡飲食并適當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每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或瑜伽。避免過度節(jié)食或劇烈運動,定期監(jiān)測身高體重變化。若16歲后仍無月經來潮或14歲后無任何第二性征發(fā)育,應及時至婦科內分泌專科就診,完善激素六項、盆腔超聲、染色體等檢查明確病因。

  • 55歲已閉經子宮息肉是否手術

    55歲已閉經女性的子宮息肉多數(shù)情況下無需手術,但需根據息肉大小、癥狀及惡變風險綜合評估。處理方式主要有定期觀察、藥物治療、宮腔鏡切除、診斷性刮宮、子宮切除術。 1、定期觀察: 直徑小于10毫米且無癥狀的息肉可暫不處理,每6-12個月通過超聲監(jiān)測變化。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部分息肉可能自然萎縮。需關注異常陰道流血、排液等癥狀,此類情況需及時復查。 2、藥物治療: 孕激素類藥物如黃體酮、地屈孕酮可抑制息肉生長,適用于合并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中藥制劑如桂枝茯苓膠囊也有輔助作用。藥物治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并定期評估療效。 3、宮腔鏡切除: 對于直徑超過15毫米、引起反復出血或影響生活的息肉,宮腔鏡下電切術是首選方案。該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可完整切除息肉并送病理檢查,能明確排除子宮內膜病變。 4、診斷性刮宮: 當超聲提示子宮內膜不均質增厚或無法排除惡性病變時,需行診斷性刮宮獲取組織標本。該方法兼具診斷和治療作用,但存在漏診風險,常與宮腔鏡聯(lián)合使用。 5、子宮切除術: 僅適用于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或癌變、合并多發(fā)肌瘤、患者有強烈手術意愿等情況。全子宮切除可根治息肉問題,但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需謹慎評估手術指征。 絕經后女性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飲食上多攝入十字花科蔬菜和豆制品,限制高脂肪食物。每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太極拳,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定期婦科檢查必不可少,建議每年做一次陰道超聲和宮頸癌篩查。若出現(xiàn)絕經后陰道流血、異常排液或下腹墜痛,應立即就醫(yī)排查惡性病變。

  • 黃體酮治療閉經的用量是怎樣的

    黃體酮治療閉經需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個體情況調整劑量,具體用量與閉經類型、激素水平及治療目標相關。 1、原發(fā)性閉經: 原發(fā)性閉經患者需先明確病因,黃體酮通常用于誘導月經來潮。醫(yī)生可能建議周期性使用黃體酮,具體劑量需結合子宮內膜厚度和激素檢查結果確定。 2、繼發(fā)性閉經: 繼發(fā)性閉經的治療需排查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等病因。黃體酮劑量通常低于原發(fā)性閉經,用藥周期可能為10-14天,停藥后觀察撤退性出血情況。 3、圍絕經期閉經: 圍絕經期女性使用黃體酮需配合雌激素,形成激素替代療法。劑量需根據更年期癥狀嚴重程度調整,并定期評估子宮內膜安全性。 4、藥物性閉經: 長期服用避孕藥或精神類藥物導致的閉經,黃體酮用量需考慮原用藥物的相互作用。通常采用短期小劑量方案,避免干擾原有治療方案。 5、特殊人群用藥: 青少年或存在肝腎功能異常者需調整劑量,肥胖患者可能需增加劑量。治療期間需監(jiān)測體重、血壓及肝功能變化。 黃體酮治療期間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節(jié)食或劇烈運動。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和優(yōu)質蛋白,如瘦肉、雞蛋、深綠色蔬菜等。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治療期間定期復查激素水平,記錄月經周期變化,出現(xiàn)異常出血或嚴重副作用應及時就診。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壓力過大影響治療效果。

  • 針灸治療閉經效果好嗎

    針灸治療閉經具有一定的效果,特別是針對功能性閉經和由氣血不暢引起的情況,但具體效果因人而異,需要通過辨證施治、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進行科學評估,并在正規(guī)醫(yī)師指導下進行。以下將從針灸作用機制、適應癥及輔助措施等角度展開分析。 1針灸治療閉經的作用機制 針灸通過刺激身體的經絡和穴位,調節(jié)內分泌平衡,改善體內氣血運行,從而幫助恢復月經。這主要是通過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以及調節(jié)臟腑功能來實現(xiàn)。臨床常用的穴位包括關元、三陰交、中極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對癥施治。例如,氣虛型閉經主要調補氣血,寒凝型閉經則運用溫陽散寒的方法。針灸在功能性閉經或由氣血不暢、精神壓力等引起的閉經中有一定效果。 2適應癥及適合人群 針灸治療更適合功能失調性閉經、繼發(fā)性閉經及由心理壓力、生活習慣不良導致的閉經。如果閉經是由內分泌失調、情志不暢、寒濕體質引起,針灸可通過改善體質和情志而起效。但對于結構性閉經如器質性疾病、卵巢早衰,針灸僅能作為輔助療法,治療效果有限。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明確閉經類型,排除嚴重器質性病變。 3輔助措施與治療效果優(yōu)化 為了更好地配合針灸治療,可結合中藥調理、飲食改善及生活方式調整。中醫(yī)可根據患者體質開具不同的藥物,如益母草調理氣血。飲食上可多食用助于補充激素和養(yǎng)血的食物,如芝麻、紅棗、黑豆等。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和適度運動有助于輔助治療閉經,例如適量的瑜伽或太極不僅改善循環(huán),還可緩解壓力。 閉經的治療需要因人而異,針灸作為一種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對功能性閉經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但針灸前需明確病因,必要時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進行綜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效果。如有閉經癥狀建議及時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接受詳細評估和診斷。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