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對鼻竇炎具有緩解癥狀和調理體質的雙重效果,常用方法包括清熱解毒方劑、通竅類藥材、外治法、膳食調理及體質改善。
鼻竇炎急性期多與肺胃熱盛有關,可選用黃連解毒湯、銀翹散或五味消毒飲。黃連、金銀花、連翹等藥材能抑制細菌繁殖,減輕鼻腔黏膜充血腫脹。臨床研究表明,這類方劑可縮短膿涕分泌周期,配合西藥抗生素使用效果更佳。
慢性鼻竇炎常伴隨鼻塞頭痛,辛夷、蒼耳子、白芷等芳香通竅藥材可制成辛夷清肺飲。這類藥物含揮發(fā)油成分,能促進纖毛運動,加速黏液排出。熏蒸法中使用鵝不食草蒸汽吸入,每日2次,可改善鼻竇引流功能。
艾灸迎香穴、印堂穴能溫通經絡,每次灸15分鐘可緩解鼻塞。鼻竇區(qū)域敷貼白芥子泥灸,通過發(fā)泡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鼻腔沖洗配合辛夷油滴鼻,可減少黏膜水腫,但需在醫(yī)師指導下操作避免刺激。
肺脾氣虛型患者宜食用山藥百合粥,痰濕型建議陳皮薏米水。日常避免奶制品和生冷食物,用魚腥草、羅漢果泡茶可抑制分泌物過度生成。每周3次白蘿卜燉梨湯,有助于化解鼻腔黏稠分泌物。
反復發(fā)作的鼻竇炎需調理根本,玉屏風散增強衛(wèi)氣防御功能,補中益氣湯改善脾虛濕滯。配合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招式,通過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減少復發(fā)。三伏貼療法連續(xù)三年應用,可顯著降低季節(jié)性發(fā)作頻率。
鼻竇炎患者應保持每日2000毫升溫水攝入,鼻腔沖洗使用35℃生理鹽水。避免游泳嗆水或用力擤鼻,冬季佩戴口罩減少冷空氣刺激。練習"鳴天鼓"呼吸法可促進鼻竇通氣,選取合谷、列缺穴位每日按壓3分鐘。飲食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忌食辛辣油炸食品。癥狀持續(xù)超過兩周或出現(xiàn)黃綠色膿血涕時,需及時進行鼻內鏡和CT檢查排除真菌性鼻竇炎可能。
2011-11-20
2011-11-20
2011-11-20
2011-11-20
2011-11-20
2011-11-19
2011-11-19
2011-11-19
2011-11-19
20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