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效果顯著的中藥包括金銀花、板藍根、連翹、黃芩、大青葉、魚腥草、貫眾和野菊花,這些藥材通過清熱解毒、抑制病原體復(fù)制等機制發(fā)揮作用。
金銀花含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對流感病毒、皰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臨床常用金銀花露或配伍連翹的銀翹散,煎服劑量建議6-15克,外敷可治皰疹潰爛。
板藍根中的靛玉紅能阻斷病毒核酸合成,適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板藍根沖劑每日2-3次,或配伍大青葉煎湯,脾胃虛寒者需慎用。
連翹酯苷具有廣譜抗病毒特性,尤其對柯薩奇病毒效果顯著。連翹解毒湯常用9-15克,配合金銀花可增強療效,便溏者應(yīng)減量。
黃芩素通過抑制病毒蛋白酶活性對抗HIV和乙肝病毒。黃芩苷片劑或小柴胡湯中使用6-12克,長期服用需監(jiān)測肝功能。
魚腥草揮發(fā)油對甲型流感病毒H1N1有直接殺滅作用。鮮品搗汁外涂帶狀皰疹,干品15-30克煎服可治病毒性肺炎。
日常可飲用金銀花薄荷茶增強免疫力,練習(xí)八段錦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改善體質(zhì)。病毒性高熱或持續(xù)感染需及時就醫(yī),中藥使用需辨證配伍,避免自行大劑量長期服用。體質(zhì)虛寒者應(yīng)搭配生姜、大棗調(diào)和藥性,治療期間忌食生冷油膩。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
201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