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雖好 操作不當小心胎兒耳聾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音樂胎教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胎教方法,不僅能促進胎兒的身心發(fā)育,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細胞。音樂胎教雖然好處多多,但如果操作不當,直接將音源放在腹部,而不是讓寶寶間接聽音樂,可能反而會影響到孩子聽力。

  好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時下,不少年輕父母在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時,就重視其后天的培養(yǎng)了。其中,采用聽音樂進行胎教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不僅能促進胎兒的身心發(fā)育,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細胞。音樂胎教雖然好處多多,但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影響到胎兒聽力。

音樂胎教雖好 操作不當小心胎兒耳聾

  別把音源放在腹部

  在胎兒4個月時,便逐漸開始有了聽覺的能力,6個月則發(fā)育到與成人相似的程度。因此,在胎兒4個月后,就可以對TA進行音樂胎教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期胎兒的耳蝸雖然已經發(fā)育,但其內耳的基底膜仍非常脆弱。若受到高強度聲音的刺激,很容易遭到損傷。孩子出生后,輕者聽不見部分高頻聲音,重者則可能造成神經性失聰。

音樂胎教雖好 操作不當小心胎兒耳聾

  所以進行胎教時,不要將CD機或耳機等音源放在腹部讓寶寶自己聽音樂。正確的做法是,準媽媽選擇一個讓自己舒適的地方,把CD機遠離自己1米以外聽音樂,間接讓胎兒受其熏陶。

  音樂聽太多恐適得其反

  音樂胎教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來說,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兩次,每次20分鐘左右就足以對胎兒造成音樂方面的刺激,促進其感覺神經和大腦皮層中樞的發(fā)展。如果寶寶長期聽過于舒緩的音樂,反而容易養(yǎng)成沉默孤僻的個性,并且不利于其語言的學習。

  年輕父母們不能過于依賴胎教音樂的作用,也不能忽視了寶寶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畢竟感覺能力是多方面的。在進行音樂胎教時,不妨試著與胎兒進行對話,或輕輕拍打腹部與其互動,讓寶寶對即將接觸的世界充滿興趣。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