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的合適年齡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很多寶寶習慣了父母陪伴,當他們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后,就會表現(xiàn)得對幼兒園非常抵制,不愿意上幼兒園。這會讓很多父母非常頭疼。每天送寶寶去幼兒園都要經歷一場拉鋸戰(zhàn)。如果寶寶能夠高高興興得去上幼兒園,那當然是非常好的,關鍵是要找到正確的引導方法。

孩子上幼兒園的合適年齡

  1、孩子怕上幼兒園怎么辦之入園前準備

  1.1、帶寶寶到將要去的幼兒園參觀:讓寶寶看看,幼兒園的院墻上畫著什么;大門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如果有畫,要給寶寶講一講,加深寶寶對幼兒園的好感。有些幼兒園允許參觀,那就可以帶著寶寶參觀一番,并且告訴寶寶,這將是你要去的幼兒園,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還有很多的小朋友。這樣可以緩解寶寶對陌生環(huán)境的焦慮感,也更容易進入幼兒園生活。

  1.2、和寶寶一起做親子游戲:這些親子游戲最好是寶寶即將進入的幼兒園所要做的親子游戲,爸爸媽媽帶寶寶一起做這些游戲,能夠讓寶寶對幼兒園快速熟悉起來,也能讓寶寶對老師產生親切感,因為媽媽會玩的游戲,老師也會玩。

  1.3、培養(yǎng)寶寶獨立自理能力: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媽媽在家要訓練寶寶學會自己吃飯,不挑食,學會自己脫褲子上廁所。這樣寶寶進入幼兒園之后,即便老師在生活細節(jié)上照顧不周,寶寶也能很好地適應。

  2、孩子怕上幼兒園怎么辦之逐步消除恐懼心理

  如果孩子生性害羞的話,可以采用逐步適應的方法。比如說孩子對狗有強烈的恐懼感,可以先讓他看一些關于狗的圖片或影視;當他對狗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讓他看狗與孩子親昵、玩耍的場面,也可以帶他到街道上看人帶狗散步的情景;等他漸漸地不怕小狗了,再讓他接近那些形體小,性情溫順的小狗。這樣慢慢地孩子就悅納了狗,就不怕狗了。上幼兒園也是一樣,可以讓他觀看一些上幼兒園的孩子的活動情景,讓他熟悉那種生活,當他對幼兒園生活有了了解之后,相信他就會背上書包快快樂樂地上學了。

  3、孩子怕上幼兒園怎么辦之抓住問題本質

孩子上幼兒園的合適年齡

  如果是有的孩子就會千方百計躲避上學,甚至不惜采取一些令你想不到的方法,比如假裝肚子疼、頭疼等。當遇到這種情況,先確定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生了病,如果是假的,千萬不要心軟,必須強制他去上學,否則將會錯過上學適齡期。

  孩子怕上幼兒園的原因

  孩子對幼兒園有恐懼感,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1、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

  2、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園之后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

  3、表現(xiàn)不佳。有的幼兒因為智力較低,學習表現(xiàn)不好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特別在意老師的贊揚,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系,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因而產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父母親可以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

  孩子上幼兒園的合適年齡

  按照我國的相關規(guī)定,六歲半-七歲的寶寶可以升級上小學,按照這個年齡倒著推算,寶寶從兩歲半開始上幼兒園。其實,說寶寶兩歲半上幼兒園最合適是綜合以下三個因素:兩歲半的寶寶身體免疫力有所增強、寶寶的獨立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已經顯現(xiàn)、寶寶的智力例如理解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等已達一定的水平。

  因為兩歲半的寶寶年齡還小,因此應進入條件與師資力量較好的幼兒園,小班化教育配上專業(yè)的師資,能夠花更多時間與精力對待每一個孩子,使孩子不至于因為離開父母而突然受到冷落,產生心理落差,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剛開始送幼小的寶寶上學時,要注意分離的時間與方式。不要一開始就全天地離開寶寶,最好能半天半天地送,下半天把他接回來,逐步適應新的生活;與寶寶告別的時候不要躲著離開,或突然消失,這樣寶寶會感到被拋棄與害怕,應該告訴寶寶:媽媽要走了,到下午就一定準時來接寶寶。

  寶寶不愿意上幼兒園,主要是不愿意與父母分離。如果能夠讓寶寶認識到,在幼兒園里比在家里好玩很多,那這個問題就會簡單很多。在入園前,父母可以先帶寶寶去幼兒園適應一下,讓寶寶在幼兒園找到感興趣的東西,并積極引導,寶寶喜歡上幼兒園,這樣,寶寶上幼兒園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