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誰好”是一種教育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開玩笑問幼小的孩子“爸爸好還是媽媽好?”這是一個看似簡單但相當為難孩子的問題,會讓孩子難以選擇。這也是一個無形的教育方式,所以父母需時刻警惕這樣的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

  1、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媽媽好,還是爸爸好,這種排斥性選擇往往讓寶寶左右為難,如果選擇其中一方,寶寶就會擔心另一方不理自己了,而且案例中媽媽因為不滿意寶寶的選擇而離開了他,讓寶寶感到很難過,帶來不安全感。嬰幼兒時期是對父母形成安全依戀的重要時期,安全依戀一旦形成,親子關系就會和諧融洽,有利于今后的家教。如果缺乏安全感,孩子就會產(chǎn)生緊張害怕的心理,不敢與人交往。>>>父母需警惕不恰當?shù)慕逃绞?/span>

“爸爸媽媽誰好”是一種教育
?

  2、易形成見風使舵的性格。

  父母爭寵,寶寶的判斷標準“有奶便是娘”,多次強化易形成見風使舵的性格。長大后,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風使舵的孩子易遭到同伴的孤立。長大后,還有的孩子挖苦心思去揣摩大人的心理,專撿大人高興的說,在他們看來,犯錯不要緊,只要討大人歡心就行。

  3、易養(yǎng)成說謊的習慣。

  大人爭寵實際上是鼓勵寶寶以利益作為判斷父母好壞的標準。多次強化,孩子易養(yǎng)成唯利是圖的性格。

  4、易養(yǎng)成唯利是圖的性格。

  大人總是用利益來誘使寶寶說假話,不是從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出發(fā),多次強化,以后就會說謊成性。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nèi)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nèi)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如有作品內(nèi)容、知識產(chǎn)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