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抑制孩子天性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千萬不要培養(yǎng)“乖小孩”?別抑制孩子天性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因為“懂事”和“乖”,是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贊譽。小孩子心里也知道:自己表現(xiàn)的“乖”,大人就會高興,大人就會喜歡自己,夸自己“懂事”。為了得到這些,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藏起來,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而事實上小時候表現(xiàn)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后心理問題越多。想知道為什么嗎?聽專家詳解其中玄機。

千萬不要抑制孩子天性

“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愿、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nèi)心壓抑十分痛苦。為了博得看護人的喜愛,情愿壓抑自己真實的天性,這種偽裝起來的“乖”孩子,有什么用呢?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已經(jīng)不同了,這樣的要挾,還不停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乖”意味著不敢表達真實情緒

每次聽到看到有家長說“愛哭不是乖孩子”或者“男孩子不能隨便哭”一類的話,我就有些生氣。因為只有知道自己的情緒能夠被父母接納的孩子才會順利的哭。孩子能夠在您面前哭,說明他對您有足夠的安全感,知道您會對他的情緒照單全收,全盤接納。這種無條件的愛和養(yǎng)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礎。

越“乖”的孩子,獨立能力越差

為什么小時候“乖”的孩子可能學業(yè)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卻是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

“乖”孩子身上有家長太多的控制感

千萬不要抑制孩子天性

父母期望我們過著一種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如公務員,這樣的才是“乖孩子”。而越乖的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一個生活中的“媽寶男”,完全不能自主的棋子。這么“乖”,能有什么大作為?從這個角度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后于時代

父母期望我們考公務員,端鐵飯碗,吃“公家飯”??涩F(xiàn)實是什么呢?做了公務員的,忍受著低效的官僚體制;而那些去中關村擺地攤、折騰電子商務公司、當時讓父母操碎了心的“不乖”小孩,如今占人先機,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并不說乖小孩不會成就一番事業(yè),但卻被“乖”限制了太多。

“乖”不是個褒義詞

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乖”真不是個褒義詞。只可惜,能認清自己視野局限的父輩并不多,大多數(shù)還認為下一代應該“乖”一點,走一條穩(wěn)穩(wěn)妥妥的路——越穩(wěn)妥的職業(yè),越以犧牲創(chuàng)新能力為代價。這個年代都是人往高出走,哪有鐵飯碗?待別人都功成名就的時候,那些聽父輩指路的“乖”孩子,才發(fā)現(xiàn)在而立之年需要重新改變職業(yè)航向,再一次痛苦地適應社會。

千萬不要抑制孩子天性

培養(yǎng)孩子的目標千千萬,最差的就是那個“乖”小孩!親愛的小孩,從現(xiàn)在起,您可以做生氣的小孩、真實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叛逆的小孩。唯獨,不要做一個乖小孩。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nèi)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nèi)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如有作品內(nèi)容、知識產(chǎn)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