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正確的洗澡沐浴方法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產后的婦女多汗,在睡覺時和醒來時,常會大汗淋漓。由于汗腺分泌過多,極易污染皮膚,而且在產后抵抗力軟弱,皮膚上沾染的細菌很容易繁殖生長,侵入肌膚,引起皮膚炎癥。由此可見,產婦應經常洗澡或擦澡,保持皮膚清潔衛(wèi)生。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產婦坐月子正確的洗澡沐浴方法。

坐月子正確的洗澡沐浴方法

1、通常,產后一周后子宮頸內口才恢復到未懷孕狀態(tài),整個子宮頸完全恢復正常需要4周時間。分娩時產婦會陰部有傷口,如要坐浴須在分娩l周后開始,不然會造成上行感染。洗澡前應避免空腹,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引起頭暈等。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淋浴5-10分鐘即可。室溫在20攝氏度最為適宜。淋浴水溫在34-36攝氏度之間,刺激輕,效果好。

坐月子正確的洗澡沐浴方法

2、洗澡不慎雖會帶來許多麻煩,但并非坐月子期間嚴禁洗澡,產婦在妊娠時體內大量的水分潴留,產后皮膚分泌功能旺盛,產婦在分娩后的最初幾天內出汗多,尿量多,身體相對比較虛弱。這時產婦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要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和當時氣溫的高低來決定洗澡與否。冬季產婦要注意防寒,室內生火爐時應注意防止煤氣中毒,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或可安裝空調或暖氣。腹部有傷口的產婦,洗澡時不要自己隨便揭開紗布墊,更不能使水滲入紗布墊。

3、產婦滿月后才能洗澡的習俗是錯誤的。產婦分娩時出血多,體力消耗大,身體非常疲勞,在產褥期其機體的自我調節(jié)機能與免疫功能大大降低,抵抗力很差,此時,皮膚上沾染的細菌往往能進入產婦的機體,從而易引起皮炎、乳腺炎、會陰部炎癥等。產后皮膚排泄機能亦很旺盛,出汗量多,產婦若及時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環(huán)增加,加快新陳代謝,促使汗腺孔暢通,還可調節(jié)自主神經,恢復體力。

4、夏天洗澡時,產婦不可貪涼用冷水,否則可因氣血凝滯而導致月經不調和身體痛;冬天浴室宜暖,浴水宜熱,但不要洗得大汗淋漓,因為出汗多會使已經傷津耗氣的產婦更加疲勞。產婦洗浴次數不可太多,比正常人要略少些,且洗澡后要進少許飲食,用以補充耗損的氣血。

坐月子正確的洗澡沐浴方法

與不洗澡的產婦相對照,洗澡使產婦皮膚血管擴張,全身血流加快,有活血散淤的功效,可以解除分娩過程的疲勞,這些產婦普遍感到精神舒暢。淋浴后,84%的產婦氣色好轉,睡眠加深,體質恢復快。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