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通常需要終身服藥,這是因為冠心病是一種無法徹底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管理以減少病情進展和并發(fā)癥風險。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控制、生活方式改善和必要時的手術干預。
1、冠心病常需終身服藥的原因
冠心病是一種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的慢性疾病。因為動脈硬化一旦形成不能消除,藥物可以穩(wěn)定斑塊、改善血管功能、降低心臟事件的風險,如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常用的藥物包括以下幾類:
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幫助防止血栓形成。
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膽固醇水平,延緩動脈硬化。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通過減緩心率降低心臟負擔。
這些藥物需要長期甚至終身使用,放棄治療可能會增加嚴重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2、藥物以外的輔助措施
雖然藥物是關鍵,但健康生活方式同樣重要。以下措施可以輔助控制病情:
飲食控制:選擇地中海飲食,以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魚類和堅果為主,限制高脂、高鹽、高糖食物。
適度運動:每天3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如步行或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戒煙限酒:戒煙能顯著降低冠心病惡化風險,每天飲酒量應限制在適度范圍內。
3、必要時的手術治療
部分冠心病患者可能因癥狀加重而需要使用手術方法干預。例如: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通過在狹窄部位植入支架改善血流。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搭橋術:為高度嚴重的冠心病患者建立血流新通道。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擴張狹窄動脈。
不過,即使手術改善癥狀,術后仍需終身藥物治療以降低復發(fā)風險。
即使冠心病患者在治療后癥狀緩解,也需要堅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延緩疾病進展、減少并發(fā)癥風險。如果定期復查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