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禾健康,歡迎您!
首頁
資訊
疾病
醫(yī)院
育兒
減肥
保健
美容
科普
視頻
語音
文章
生活百科
中醫(yī)
心理
男性
體檢
親子
運動
養(yǎng)生
女人
醫(yī)藥知識
搜索
找醫(yī)院
搜疾病
問醫(yī)生
查癥狀
問答首頁
內科
保健科
不孕不育
兒科
婦產科
肝病科
感染科
骨科
急診科
減肥
康復科
更多
麻醉科
男科
皮膚性病科
全科
體檢科
外科
五官科
心理科
藥劑科
整形美容科
中醫(yī)科
腫瘤科
醫(yī)院
首頁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梅核氣和慢性咽炎區(qū)別
提問時間:2024-07-02 11:29
|
1人回答
問題描述:
梅核氣和慢性咽炎區(qū)別
全部回答
共
1
條回答
劉磊
河南中醫(yī)學院一附院
副主任醫(yī)師
回答時間:2024-07-02 12:18
梅核氣和慢性咽炎的區(qū)別是比較明顯的。梅核氣會導致患者出現咽喉部干燥瘙癢,異物感梗阻感,而咽炎會引起患者出現咽喉部干燥疼痛,瘙癢異物感以及梗阻感,他們的臨床癥狀與臨床表現基本相同,要到醫(yī)院詳細檢查一下電子喉鏡血常規(guī)就可以確診。在治療上,梅核氣則需要中樞鎮(zhèn)靜治療,同時調整好飲食習慣,就可以逐漸好轉,急性咽喉炎主要是由于免疫力低下,以后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癥狀,在治療上則需要進行對癥抗炎治療,同時配合使用霧化吸入就會逐漸好轉,
向Ta提問
上一個:
頸部結節(jié)是怎么回事
下一個:
腰椎間盤突出什么感覺
相關問題
梅核氣和慢性咽炎的區(qū)別
梅核氣是中醫(yī)的病證名,我國遠在宋代已知有"梅核氣",?南陽活人書?云:"梅核氣,塞咽喉,如梅核絮樣,咯不出,咽不下"。臨床以咽喉中有異常感覺,但...
竺平
副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肛腸科
梅核氣是慢性咽炎嗎
2024-07-02 09:18
梅核氣是慢性咽炎嗎?
2024-07-02 10:50
梅核氣和慢性咽炎區(qū)別是什么
2024-07-02 11:46
梅核氣與咽炎有什么區(qū)別
2024-07-02 16:45
梅核氣和咽炎的什么區(qū)別
2024-07-02 06:05
梅核氣和食道炎的區(qū)別
2024-03-03 16:38
梅核氣癥和慢性咽炎是一種病嗎?
2024-07-02 07:20
梅核氣與抽動癥有什么區(qū)別
2024-07-02 10:36
最新問答
推薦
心尖肥厚屬于心肌病嗎
2025-05-17 14:26
心尖肥厚屬于心肌病的一種,具體為肥厚型心肌病的亞型,需通過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及必要時手術干預進行管理。心尖肥厚是心肌在左心室心尖部位異常增厚,導致心臟功能受限,可能引發(f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其病因包括遺傳因素、高血壓、長期劇烈運動等。
1、遺傳因素是心尖肥厚的主要原因之一,約60%的患者有家族史,基因突變如MYH7、MYBPC3等與疾病相關。建議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進行心臟超聲檢查,早期發(fā)現異常。
2、高血壓是心尖肥厚的常見誘因,長期血壓升高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心肌代償性增厚??刂蒲獕菏顷P鍵,可通過服用降壓藥如氨氯地平、纈沙坦等,同時減少鹽分攝入,保持健康體重。
3、長期劇烈運動也可能導致心尖肥厚,尤其是耐力運動員。建議運動愛好者合理安排訓練強度,避免過度負荷,定期進行心臟功能評估。
4、藥物治療是心尖肥厚的主要手段,常用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鈣通道阻滯劑如地爾硫卓和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以緩解癥狀、改善心臟功能。
5、生活方式調整對疾病管理至關重要,建議低鹽低脂飲食,多吃富含鉀、鎂的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適量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6、對于癥狀嚴重或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心尖切除術或酒精室間隔消融術,以減輕心肌肥厚,改善心臟功能。
心尖肥厚屬于心肌病的一種,需通過綜合治療手段進行管理,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及必要時手術干預,早期發(fā)現和干預是改善預后的關鍵。
腎刺痛是怎么回事
2025-05-17 14:15
血常規(guī)和葡萄糖檢查是什么
2025-05-17 14:09
大麥茶和玉米須能一起喝嗎
2025-05-17 13:57
顱骨骨裂多久能好
2025-05-17 14:03
宮外孕一般多久會破裂
2025-05-17 13:51
潰瘍性結腸炎會癌變嗎?
2025-05-17 13:40
牙上火和牙髓炎的區(qū)別
2025-05-17 14:21
糖尿病能吃魚肉嗎
2025-05-17 13:34
新生兒肛周膿腫會自愈嗎
2025-05-17 13:11
7歲兒童喉嚨有痰如何去痰
2025-05-17 13:46
推薦頻道
風濕免疫科
女性保健
全科
中西醫(yī)結合科
男性保健
心理科
小兒耳鼻喉科
用藥常識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