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艾灸神闕穴可治頑疾
中醫(yī)理論認為,自然界之所以出現季節(jié)和時序的變化是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時序各有不同的主氣,比如:“春夏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陰氣盛而陽氣衰?!比伺c自然相應,人體內在的陰陽自然也要受到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的影響。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自然界天地陰陽之氣升降變化及消長的轉折時期,人與此相應,也會表現出陰陽變動更為明顯甚至劇烈之勢,如果人體內在的自穩(wěn)功能不能對此作出適當的反應,及時地調整機體的陰陽,使之與自然界的陰陽節(jié)律相適應,就會出現陰陽失衡的疾病狀態(tài)。
肚臍正位于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濕,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增強機體功能,達到治病保健之目的。
艾灸時間:冬至加前后4天,共9天。(今年是12月18~26日)
方法步驟: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神闕穴(臍窩正中),間隔一定距離進行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天每次10~15分鐘
注意事項:
(1) 灸時要慎風寒,戒生冷、油膩。
(2) 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
(3) 實熱證、陰虛發(fā)熱者不宜艾灸。
(4) 女性經期不宜艾灸。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 上一篇:嬰幼兒感冒的預防保健與艾灸療法
- 下一篇:取穴方法灸法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