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艾條灸常用方法懸起灸
艾條灸,是指用艾條在施灸部位或病變部位施行的灸法。通過艾灸,可溫陽補氣、溫經(jīng)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艾條灸所使用的艾條分為無藥艾條和藥物艾灸。目前最常用的艾條灸是懸起灸。
小編推薦:
揭秘腳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 經(jīng)絡養(yǎng)生:刮痧止膝關節(jié)痛

艾灸是以艾絨為灸材,點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熏熨。在溫熱和藥物的共同作用下,溫通氣血、扶正祛邪,可以防病治病,對關節(jié)炎、老寒腿、等都有很好療效。常用的艾灸分為艾炷灸和艾條灸。其中,艾條灸目前多用懸起灸,即將艾條燃著端懸起,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一定距離,在灸治過程中只覺得施灸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懸起灸一般用無藥艾條,有時也可用藥物艾條進行熏灸。懸起灸又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種。一般每次灸至皮膚溫熱潮紅為度。

1、溫和灸。將艾條燃著的一端與施灸處的皮膚保持1寸左右距離,使患者局部溫熱而無灼痛。每穴灸20分鐘左右,以皮膚出現(xiàn)紅暈為度。對昏迷或局部知覺減退者,須隨時注意局部溫熱程度,防止灼傷。近今有各種灸療架,可將艾條插在上面,固定施灸。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較恒定和持續(xù),對局部氣血阻滯有散開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療。
2、回旋灸。又稱熨熱灸。即將點燃的艾條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膚1寸左右,平行往復回旋施灸。一般灸20~30分鐘。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呈漸涼漸溫互相轉化,除對局部病痛的氣血阻滯有消散作用外,還能對經(jīng)絡氣血的運行起到促進作用,故對灸點遠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
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飛華健康網(wǎng)中醫(yī)頻道:http://tcms.fh21.com.cn/
食療偏方治慢性咽?? 脾虛之人要少食山楂
猜你喜歡:
3、雀啄灸。將艾條點燃的一端對準穴位,似鳥雀啄米狀,一上一下地進行艾灸。多隨呼吸的節(jié)奏進行雀啄。一般可灸15分鐘左右。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突涼突溫,對喚起腧穴和經(jīng)絡的功能有較強的作用,因此適用于灸治遠端的病痛和內(nèi)臟疾病。
- 上一篇:艾灸治虛證高血壓兩大穴位
- 下一篇:按摩7穴位可輔治小兒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