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都有哪些治療方法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體位治療、機械治療和支持治療等。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也叫非手術治療,包括溶栓療法、抗凝療法、抗血小板藥物和血管擴張藥物。
溶栓療法
就是采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藥物使血栓溶解,從而解除下肢深靜脈的堵塞,使下肢深靜脈血順利回流。
抗凝療法
是用具有抗凝效果的藥物,使血栓不再繼續(xù)蔓延和擴展。
抗血小板的藥物主要是在急性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治療以后的輔助和維持治療。
血管擴張藥物是用來擴張小靜脈。就象主要公路完全堵塞以后,人們就會在主干兩側踩出一些不規(guī)則的小路來解決道路交通問題一樣。這些踩出來的不規(guī)則的小路,就相當于側枝循環(huán)。用血管擴張藥物后,來擴張小靜脈,讓這些擴張的小靜脈來部分或大部分代替下肢深靜脈的回流。
非手術治療是指在急性期首先采用靜脈點滴溶栓藥物,如尿激酶或鏈激酶等。一個療程后,改用抗凝療法,持續(xù)3~6個月。特別是周圍型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都不主張采取手術治療。對中心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很多??漆t(yī)生以非手術治療為主,但是有半數治療不徹底,常常遺留一些后遺癥。但藥物治療并不能改善遠期結果,仍有半數病人將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手術治療
就是通過手術取出下肢深靜脈內的血栓,如果下肢深靜脈本來就有狹窄或閉塞,如果可能的化,在手術中一起治療。
體位治療
就是用抬高患肢的方法,利用“水往低處走”的原理,有利于下肢靜脈血的回流。讓病人臥床,患肢抬高(高于心臟水平20~30厘米),或使抬高的患肢與床面成30度角。10天后開始下床,適當活動,活動量由病人自己掌握,以不累或剛剛覺得累為度。
機械治療
就是通過機械自上而下地對患肢進行擠壓和按摩,來幫助下肢靜脈血的回流。但在發(fā)病后10天內不得使用,以免由于機械壓迫使血栓脫落,造成肺動脈栓塞而致命。
支持治療
是指用彈力繃帶包扎患肢,或穿循序減壓彈力襪,有利于水腫的消退。
一般說,周圍型的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 而中心型和混合型的非手術治療的結果,只有半數病人獲得治愈。也就是說,只有50%的混合型和中心型病人經過非手術治療后不再有任何癥狀。另外半數的病人經過治療后,下肢水腫可以有程度不等的減輕,但或多或少會留有不同的后遺癥。一活動下肢就腫,睡一夜后,水腫可以完全消退。有的病人即使經過一夜的休息,下肢水腫只能減輕,而不能完全消退。有少數病人還會出現靜脈曲張,甚至出現慢性潰瘍,經久不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
1.37萬次閱讀 2018-06-06
1.25萬次閱讀 2018-06-06
1萬次閱讀 2018-06-06
1.03萬次閱讀 2018-06-06
1.55萬次閱讀 2018-06-06
1.96萬次閱讀 2018-06-06
1.23萬次閱讀 2018-06-06
1.06萬次閱讀 2018-06-06
1.57萬次閱讀 2018-06-06
1.29萬次閱讀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