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體重超標是身體最大的危害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現今生活壓力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財富愈多愈好,除了得到金錢上自由,還有健康身體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這種食衣住行生活無虞是最棒生活方式。隨著醫(yī)療科技進步,飲食文化改變,健康意識抬頭,人們開始覺察到醫(yī)療再進步要維護健康、守護健康,不是一昧依賴醫(yī)藥,更多時候是必須靠自己調整生活習慣,才能獲得健康讓自己老后有生活品質。

小心!體重超標是身體最大的危害

  誰是大腹翁或是小腹婆?

  健康如何一眼就看出來?答案是腹圍(腰圍),腰圍代表脂肪的分布,腰圍粗、內臟脂肪多更容易導致代謝異常。守護健康如何測出來答案是每周量體重、常常量血壓。肥胖會引起代謝癥候群,代謝癥候群是一群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險因子的總稱,而非是一個疾病。代謝癥候群定義: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

  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代表內臟脂肪堆積多。

  2.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5.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代謝癥候群就像是含有劇毒地溝油無臭無聲無息侵襲身體細胞,殘害健康。印證癌癥是新陳代謝疾病 學說。無論全球的流行病學統(tǒng)計,糖尿病與癌癥近年來的發(fā)生率及盛行率都呈現上升的趨勢。造成糖尿病成因之ㄧ『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人而言八成以上肥胖,而肥胖會引起胰島素阻抗(對胰島素不敏感),為了克服阻抗,胰臟只好分泌更多胰島素來補償(即高胰島素血癥),這些胰島素本來應該作用在調控血糖,沒想到卻刺激體內少數失序的癌細胞,讓它們抓到機會不當分裂、增生,發(fā)生癌變,或者也可能讓預后變差。因此大腹翁、小腹婆外表就是身體告訴我們---”再-不-處-理-就-要-生-病-了。”

  小心!體重超標

小心!體重超標是身體最大的危害

  臨床上常有患者不清楚血壓高會影響腎臟功能,以為只有血糖控制不好才會要洗腎,殊不知血壓的增高長期下來造成血管硬化,若和高血脂合并的話則血管硬化更快。美國腎臟登錄系統(tǒng)(USRDS)2016年報公布最新全球尿毒癥排行,資料顯示洗腎病患盛行率與每年新增加洗腎發(fā)生率都是世界第一。腎臟醫(yī)學會指出洗腎患者有45%是糖尿病患者引起,15%是高血壓或心臟病,因這些疾病都會造成血管病變,布滿微小血管的腎臟就會受影響;此外,腎臟的功能是代謝廢物與排泄蛋白質,飲食生活不當(攝取高油與大量蛋白質)、亂用藥物、肥胖等因素都會造成腎臟負擔。另外血壓與鹽份攝取有關,衛(wèi)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依據102-103年國民營養(yǎng)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國人各年齡層鈉的攝取量皆偏高。很多人誤以為多喝水就能解口中的咸味、甚至把多余鹽分排出。但事實上吃了鹽再喝水,只會使水分滯留在體內,反而使血壓上升。落實減鹽吃下肚,避免鹽多必失(健康),例如吃水餃不沾醬料,吃火鍋不沾沙茶醬、醬油。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親的愿望,但是這個基礎要有健康的身體。很多研究顯示運動讓孩子提升專注力,刺激大腦發(fā)育,有助于智力發(fā)展與課業(yè)學習?,F在孩子生得少,童伴變少,可借著參加運動課程與陪伴讓孩子從小喜歡”玩”出運動興趣,養(yǎng)出好腦力。相信很多人都會體會到---身體到一定年紀慢慢地就往橫的發(fā)展,甚至會有種感覺就是連呼吸喝白開水都會肥。想要減脂減重卻是愈減愈肥。市面上五花八門減重方式出現各大媒體,哪一種才可以讓我們當小鮮肉或是正妹、美魔女?首先要審視自己飲食生活習慣,世界上除了水及無糖飲料是沒有熱量,其他的食物都有熱量。

小心!體重超標是身體最大的危害

  減脂增肌首要均衡飲食配合運動加上恒心才是最健康方式。光靠飲食來減重,成效不彰,反而更容易減到不該減的地方例如胸部,無法瘦到想要瘦的地方,想要塑身還是要利用運動健身才能修飾身材與體型。減脂最主要的是要減去身體過剩的脂肪,有些人會利用節(jié)食不吃東西方法來減重,然而減去的是身體只能減去身體的水分,更有什者到頭來卻是減到到肌肉組織,但是當體重反彈回升的時候,增加的卻幾乎都是脂肪,進而造成脂肪的不當累積,因此有很多人是越減越肥。體重代表健康力,運動活化身體自愈力(免疫力),每日均衡飲食(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是最佳天然營養(yǎng)品。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