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傷可通過音頻電療法、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yī)推拿、臥床休息等方式緩解。音頻電療法通過特定頻率電流刺激局部組織,能有效減輕炎癥反應并促進血液循環(huán)。
音頻電療法采用中頻電流作用于患處,通過調節(jié)電流頻率通常為1-10kHz可阻斷痛覺神經傳導,同時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治療時需將電極片貼敷于腰部疼痛區(qū)域,每次20-30分鐘,療程根據(jù)損傷程度調整。該療法能顯著緩解肌肉痙攣,加速組織修復,但嚴重心臟病患者禁用。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可短期使用以控制無菌性炎癥,肌肉松弛劑如鹽酸乙哌立松能緩解椎旁肌群痙攣。嚴重疼痛可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與糖皮質激素混合液,但需嚴格無菌操作。藥物聯(lián)合物理治療可縮短病程,長期使用需監(jiān)測胃腸道及肝腎功能。
超短波治療通過高頻電磁場產生熱效應,深度達5-7厘米,能改善深部肌肉組織微循環(huán)。冷敷適用于急性期48小時內,每次15分鐘間隔2小時,可減少組織滲出。后期采用濕熱敷或紅外線照射,溫度控制在40-45℃為宜,每日2次促進代謝廢物清除。
采用滾法、按法等手法松解腰背筋膜粘連,點按腎俞、大腸俞等穴位可調節(jié)膀胱經氣機。急性期需避免重手法,以免加重毛細血管破裂。配合拔罐療法留罐5-8分鐘,能改善局部氣血瘀滯,但皮膚破損者禁用。推拿后建議佩戴腰圍保護2-3天。
急性期需臥硬板床2-3天,膝關節(jié)屈曲位可降低椎間盤壓力?;謴推诓捎名溈匣煼ㄟM行腰部伸展訓練,每日3組每組10次。避免久坐及突然扭轉動作,搬運重物時應保持腰部直立。睡眠時側臥位雙腿間夾枕可維持脊柱生理曲度。
建議恢復期每日進行游泳、平板支撐等低沖擊運動強化核心肌群,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入促進肌肉修復,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保持坐姿時使用腰椎支撐墊,每30分鐘起身活動。若72小時后疼痛未緩解或出現(xiàn)下肢放射痛,需及時排查椎間盤突出等繼發(fā)病變??祻碗A段可結合懸吊訓練逐步恢復腰部動態(tài)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