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肝火的中藥包括夏枯草、菊花、決明子、龍膽草、梔子等,通過清熱瀉火、疏肝解郁發(fā)揮作用。
夏枯草性寒味苦,歸肝經,具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肝火旺盛導致目赤腫痛、頭痛眩暈時,可用夏枯草15克煎水代茶飲。臨床常配伍鉤藤、黃芩增強降火效果,脾胃虛寒者需慎用。
白菊花擅長平抑肝陽,野菊花側重清熱解毒。肝火上炎引起的眼干澀、煩躁易怒,可取菊花10克與枸杞6克泡飲。杭白菊可搭配石決明治療高血壓性頭暈,胎菊更適合長期肝郁人群。
決明子既能清肝火又能潤腸通便,適合肝火伴隨便秘者。每日用炒決明子12克沸水沖泡,可緩解目赤多眵。與山楂、荷葉同用可降血脂,腹瀉患者應減量使用。
龍膽草瀉肝膽實火效果顯著,適用于口苦咽干、脅肋脹痛。龍膽瀉肝湯中以龍膽草6克為主藥,配合柴胡、黃芩使用。因苦寒敗胃,連續(xù)服用不宜超過7天。
梔子善解三焦郁火,對肝火犯胃導致的泛酸燒心有良效。梔子豉湯中用梔子9克配淡豆豉,可改善心煩失眠。外敷梔子粉還能治療扭傷腫痛,孕婦忌用。
日常可多食苦瓜、芹菜等清熱食材,避免辛辣油炸食物。練習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招式,配合太沖穴按摩效果更佳。肝火持續(xù)不緩解或出現(xiàn)黃疸、嘔血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中藥使用需在醫(yī)師指導下根據體質辨證配伍,長期肝郁人群可定期飲用玫瑰陳皮茶疏肝理氣。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