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小心6大陋習帶壞孩子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必將影響著孩子心理、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列出專家提醒父母必須改正的6個育兒壞習慣。>>>爸爸去哪兒分享:獨特育兒妙招
1.“屏幕時間”太長。
美國全國兒童健康系統(tǒng)兒科專家李·比爾斯博士表示,手機、電視、電腦等“屏幕時間”太長會妨礙兒童學習以及智力發(fā)育和社交能力培養(yǎng)。比爾斯博士建議,盡量和孩子共進晚餐,這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更能增加父母與孩子間的交流。

2.將甜食和垃圾食品藏起來。
即使父母將甜食和垃圾食品藏得再好,孩子也能夠找到。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用健康食品取代垃圾食品,將健康食物放在孩子們可以自取的地方。對家長而言,杜絕垃圾食品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不讓垃圾食品進家門。
3.自己不吃早餐。
很多父母早上會將孩子的早餐弄好,自己卻只在路上胡亂吃點東西作為早餐。這種做法會給孩子起到錯誤的示范作用。泰瑪吉博士建議,父母每天早上應(yīng)該與孩子一起吃早餐,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吃早餐的健康習慣。
4.不斷給孩子命令、指揮和糾正。

父母每次在命令、指揮或糾正孩子時,其實都將自己置身于“權(quán)利斗爭”。與大人一樣,孩子們不愛被迫做這做那。翻白眼、回嘴、軟磨硬泡或置之不理都是他們抗議的方式。父母應(yīng)避免動輒大呼小叫發(fā)號施令,可盡量以合作的口吻或方式與孩子溝通。
5.不會溫暖道別。
送孩子上學或度假時,家長分手的時候最好微笑著告訴孩子“即使爸爸媽媽不在你身邊,也會一直想著你的。爸爸媽媽也知道你也一直想著我們?!边@有助于增強親情,同時也給孩子發(fā)出了“爸爸媽媽對孩子自立能力感到自信”的信號。
6.逼著孩子鍛煉。
泰瑪吉博士表示,父母必須給孩子樹立積極運動的榜樣,但是沒必要逼著孩子去鍛煉。最好的方法是,家長與孩子一起鍛煉,或者讓鍛煉有趣味性,比如投籃、老鷹抓小雞、與鄰居小朋友一起玩耍等。
- 上一篇:孩子愛看動畫片 家長要正確指引
- 下一篇:孩子愛撒嬌家長如何應(yīng)對?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發(fā)布
- 父母要小心孩子“冬季中暑”
- 什么樣的爸爸會把孩子帶壞
- 父母必讀 胎兒大腦的奇妙發(fā)展過程
- 兒童肥胖與父母有關(guān) 小心肥胖讓孩子性早熟
- 父母必讀:能讓兒童增高的飲食建議
- 父母必讀標準:寶寶出生九個月后的發(fā)育指標
- 職場孕婦需要改掉的陋習
- 坐月子陋習多
- 父母拉寶寶時小心引出牽拉肘
- 父母如何了解孩子
- 小女孩鍛煉體型氣質(zhì)學什么課程
- 整天抱怨父母的成年子女怎么辦
- 女孩中考300分適合什么學校
- 五十歲的女人出去打工能干啥活
- 15歲女孩和混子在一起怎么辦
- 女兒上初中各科成績太差怎么辦
- 初中的女兒在學校談朋友怎么辦
- 13歲女孩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 高一的女孩住校好還是走讀好呢
- 17歲的女孩不想讀書了怎么辦
- 高中不想讀書了有什么出路女生
- 高中女孩住校好還是走讀好一點
- 16歲女兒不想讀書不讀可以嗎
- 16歲的女兒不想讀書創(chuàng)業(yè)行嗎
- 如何學好初二政治的方法和技巧
- 初中生背書技巧和方法有哪些呢
- 和初三孩子的談話技巧有哪些呢
- 怎樣學好初中數(shù)理化的方法技巧
- 中考注意事項和應(yīng)試技巧是什么
- 中考注意事項和應(yīng)試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