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胃炎的中醫(yī)4型治療法
糜爛性胃炎是以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糜爛、出血為特征的病癥,一般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病程中均可出現(xiàn)。急性期常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慢性期以胃脘部疼痛為主。
本病屬于中醫(yī)學“嘔吐”、“胃痛”、“嘔血”、“便血”等證范疇。歷代醫(yī)家論述較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木郁之發(fā),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疲骸柏赎幩咎欤L淫所勝,民病胃脘當心而痛?!睆堉倬罢J為病因與“宿食”有關;孫思邈指出“九種心痛”,實際包括許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李東垣、朱丹溪則認為與飲食勞倦,中氣不足,寒邪襲胃有關,這對于認識本病有一定幫助??傊?,本證之發(fā)生多由胃熱、肝火、脾虛、瘀血引起。辨證分以下4型治療。
肝火犯胃
由于恚怒傷肝,疏泄不暢,氣機阻滯,日久化火,逆犯胃氣,失于和降而致。癥見吐血鮮紅,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噯氣惡心,脘脅脹悶,煩躁易怒。舌質(zhì)紅,少苔,脈象弦數(shù)。治宜清肝瀉火,和胃止血。方選柴胡疏肝散化裁,藥用柴胡、白芍、枳殼、陳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黃芩、山梔、川楝子、龍膽草、吳茱萸、仙鶴草、甘草等。
脾氣虛損
由于素體虛弱,或久病失養(yǎng),外感寒邪,內(nèi)傷生冷,中陽不振,虛寒內(nèi)生而致。癥見胃脘隱痛,嘔吐清水,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甚則嘔血,大便色黑。舌質(zhì)淡胖,苔白膩,脈象沉細無力。治宜健脾益氣,攝血寧神。方選歸脾湯化裁,藥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白芍、當歸、茯神、酸棗仁、砂仁、伏龍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熱傷胃絡
由于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水濕停滯,日久化熱而致。癥見脘腹脹悶,衄血嘔血,高熱汗出,口渴引飲,大便黑干,小便黃赤。舌質(zhì)絳紅,苔黃燥,脈象洪數(shù)。治宜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方選三黃瀉心湯化裁,藥用黃芩、黃連、大黃、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黃、側(cè)柏炭、大薊炭、甘草等。
瘀血阻絡
由于久病胃痛,反復發(fā)作,氣機不利,傷及胃絡,血瘀阻滯,不通則病而致。癥見胃痛拒按,痛處不移,宛如針刺,夜間尤著,或徹胸背,嘔血便血。舌質(zhì)紫黯,或有瘀斑,脈象弦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選金鈴子散加味,藥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參、五靈脂、生蒲黃、赤芍、廣木香、佛手、制沒藥、制乳香、甘草等。
- 上一篇:中醫(yī):中風的最佳治療方案
- 下一篇:中藥常識:哪些藥物會引發(fā)胃潰瘍?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
- 膽管結(jié)石的中醫(yī)分型辯證治療法
- 膽管結(jié)石的中醫(yī)分型辯證治療法
- 解讀:中醫(yī)艾灸治療法
- 中醫(yī)按摩治療法幫助調(diào)節(jié)失眠
- 中醫(yī)拔火罐治療法的原則
- 心律失調(diào)的幾種中醫(yī)治療法
- 小兒疳積常見的中醫(yī)治療法
- 小兒感冒的中醫(yī)治療法
- 風瘙癢試試中醫(yī)辨證治療法
- 什么是糜爛性胃炎?
- 第一天暴食第二天拉了很多屎正常嗎
- 河里撈的螺絲要泡幾天大螺絲怎么做
- 雞湯燉出來是白色的不鮮是怎么回事
- 雞湯煲出來是白色的是好的還是壞的
- 做魚湯用什么調(diào)料才能去掉魚腥味兒
- 購買食品時要進行怎樣的選擇和鑒別
- 松花蛋的蛋黃是稀的好還是固體的好
- 節(jié)約糧食倡議書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 蒸水蛋的做法和時間蒸時間多少分鐘
- 松花蛋如何挑選里邊是硬心的還是軟的
- 怎樣做菜可減少鈣質(zhì)流失的方法有哪些
- 塑料pp和pe哪個更好是食品級的嗎
- 魚的土腥味形成基礎如何去除魚的土腥味
- 商業(yè)上食品凍藏中為什么采取快速冷凍緩慢解凍
- 香菜適合什么溫度生長
- 5月1日香菜為何暴漲
- 熟的肉可以冷藏幾天
- 冬天炒好的肉能放幾天
- 冷藏的熟肉可以放多久
- 燉雞湯不能放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