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食補才是最好的
冬令進補的食物應該恪守三種功能:
一要有保溫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類、蛋類、魚類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醫(y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其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因此,應注意補充礦物質。中國人一般以“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證人體對鉀、鐵、鈉等礦物質的需求。

特別怕冷的人可多補充一些邊根帶皮的蔬菜。專家認為,這類蔬生長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殼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及營養(yǎng)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氣候干燥,人們常有鼻干、舌燥、皮膚干裂等癥狀,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十分必要。維生素B2多存于動物的肝、蛋、乳中;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要有醫(yī)生的指導
中醫(yī)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人與自然界的萬物一樣,在冬季身體內的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開始生長。此時,如果適量進行滋補,可蓄養(yǎng)精、神、氣、血。
陽氣的潛藏有利于機體修復春夏耗散升發(fā)的陽氣,儲備能量以維持來年春夏生理機能對陽氣的需求,保障人體的正常運轉。
以往冬季進補以年老體衰者為多,近年來,因亞健康狀況前來調補的中年人越來越多。那么,進補是不是適宜所有人呢?
專家認為,進補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哪些人要補,補什么都應慎重。盲目一味進補,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
比如,陰虛火旺的體質服用鹿茸、人參,則是火上澆油,造成口齒出血、目赤頭脹等;脾腎陽虛體質,服用熟地、阿膠、當歸,則會使畏寒、腹脹等癥狀加劇。

進補要“三補合一”
冬季進補,不是單純的藥補,還包含有心態(tài)調補和食物調補。
中醫(yī)認為:穩(wěn)定的精神、情緒,對人體氣血功能起到良好的影響,反之都會傷神。冬季氣候陰冷,又跨年關,人的情緒易因工作、生活不順變得消極,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心態(tài)調補首先在于自我解壓,擺脫悲、愁、憤、怒的情緒,遠離煩惱。另外,充分的睡眠在冬季十分重要,睡眠充足能養(yǎng)心神、補精氣;睡眠不足輕則精神萎靡不振,重則頭昏、頭痛,難以抵抗疾病的侵襲。
冬季食補,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能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不同體質的人選擇食補的食品亦不同。
偏于脾胃氣虛的人,常有腹脹、氣短、食欲不振、頭昏、面色無華、四肢無力等癥狀。這些人可多食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山藥、雞蛋、鵪鶉蛋、雞肉、牛肉、羊肉、瘦豬肉、鮮魚、花生、核桃、芝麻、大棗、蜂乳、牛奶。
偏于氣陰不足的人,常有口干、喜飲,手、足、心口發(fā)熱,盜汗,咽喉燥痛,肢軟無力等癥狀,可多食一些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這些食物有胡蘿卜、豆芽、豆腐、蓮藕、百合、銀耳、蘑菇、鴨蛋、兔肉、牛蛙肉、龜肉、甲魚等。
對于脾腎陽虛、畏寒肢冷者可選用枸杞、黃精、山藥、燉牛肉、羊肉、狗肉湯溫補脾腎。

詳情可登錄養(yǎng)生指南專題。
健康人的食補則應注意均衡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礦物質、低脂肪的食物為佳。還應多喝熱湯,以滋補臟腑、增進食欲、祛寒、保暖。
- 上一篇:冬季運動養(yǎng)生要分年齡
- 下一篇:冬季食補的方法以溫熱為主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
- 冬季如何食補才是最好的
- 冬季如何根據寶寶的體質進行食補
- 冬季食補的方法以溫熱為主
- 冬季食補的方法以溫熱為主
- 冬季養(yǎng)肺從中醫(yī)食補開始
- 冬季女人改善臉色的食補方案
- 男人冬季食補養(yǎng)生指南
- 冬季寶寶該如何進行食補 冬季寶寶的飲食調理方法都有哪些
- 男人冬季養(yǎng)腎 多按才是“王道”
- 男人冬季食補養(yǎng)生指南
- 枕頭選擇高枕低枕中枕哪個好一點呢
- 枕頭套純棉的好還是粗布的好一點呢
- 蕎麥枕頭的蟲子會不會進到我的頭里
- 人為什么會在半夜特定的時間醒來呢
- 成人枕頭什么材質的枕芯比較好用呢
- 每天早上5點就醒了是怎么回事最近
- 枕頭什么材質的枕芯比較好用又舒服
- 70歲老人凌晨34點就醒了正常嗎
- 枕頭套是不是應該買大一點還是小點
- 凌晨3點突然醒來全身發(fā)抖是什么病
- 凌晨3點突然醒來全身發(fā)抖怎么回事
- 凌晨3點突然醒來全身發(fā)抖怎么緩解
- 蕎麥枕頭生蟲子會進入人的身體里嗎
- 枕頭8cm還是10cm哪個更舒適
- 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會對身體有什么影響
- 晚上睡覺時筆記本只蓋上蓋子可以嗎
- 經常俯臥睡覺時出現什么情況引起的
- 一邊臉大是因為睡覺偏一側的原因嗎
- 冬季三層夾棉加厚睡衣洗過還粘毛嗎
- 如果熬夜但是睡眠足夠轉氨酶會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