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行飲水多謹防“水中毒”
天氣炎熱的旅途中,瓶裝礦泉水、純凈水等往往是游客們隨身攜帶的“寶貝”。它們雖然可以緩解口渴,但過量飲用卻會導致人體鹽分過度流失從而引發(fā)輕度“水中毒”。
據(jù)專家介紹,人們常認為“水中毒”只在意外溺水事件中出現(xiàn),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時有發(fā)生,只是程度較輕,未引起重視而已。特別是夏季旅途中,人們往往玩得忘乎所以、汗流浹背,體內(nèi)鈉鹽等電解質流失的概率很高。如果此時大量飲用淡水而未補足鹽分,水分經(jīng)胃腸吸收后,又隨著汗液排出體外,使鹽分流失的情況更加嚴重。當血液中的鹽分減少到一定程度后,人們就會出現(xiàn)頭暈眼花、嘔吐乏力和手臂、腿部肌肉疼痛等輕度“水中毒”的常見癥狀。
專家提醒,人們在夏季旅游出行時要避免出現(xiàn)“水中毒”,必須掌握好喝水的技巧。
第一、要喝適量的淡鹽水。在旅途中喝一些淡鹽水,可以補充由于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最方便的辦法是,在500毫升飲用水里加上1克鹽,并適時飲用。這樣既可補充肌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
第二、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習慣以口渴與否來決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已經(jīng)失去平衡的一個重要信號。旅途中,口渴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飲用量少,以利于人體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
第三、盡量避免喝下溫度過低的飲用水。夏季旅游出行的運動過程中,人體的體溫通常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家建議,旅行者最好不要喝5攝氏度以下的飲料,而喝1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因為,這樣既可達到降溫解渴的目的,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鹽分。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nèi)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nèi)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如有作品內(nèi)容、知識產(chǎn)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suggest@fh21.com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
- 上一篇:夏季出行酷暑出游六大提示
- 下一篇:夏季出行健康指南酷暑出游六大提示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
- 夏季出行勿忘飲水健康
- 夏季出行游謹防車自燃,做到定期保養(yǎng)
- 夏季孕婦出行應該注意什么?
- 夏季小孩出行應該注意什么呢?
- 夏季應該怎樣預防水中毒
- 寶寶夏季出行寶典
- 法國夏季出行指南
- 夏季謹防“三毒”
- 夏季出行先要防暑
- 夏季孕婦出行怎樣防曬?
- 煤氣罐到底是先關火還是先關閥門
- 消防知識煤氣罐先關火還是先關罐
- 燃氣起火到底是先關閥還是先滅火
- 液化氣罐起火是先關閥還是先滅火
- 液化氣罐起火是先關氣還是先滅火
- 液化氣失火應先滅火還是先關閥門
- 煤氣罐起火正確的撲救方法是什么
- 煤氣罐起火正確滅火后還能使用嗎
- 速凍水餃怎么煮不破皮這里有妙招
- 蒸包子是用大火還是小火多長時間
- 蒸包子用冷水還是熱水上鍋蒸多久
- 肉湯冷卻后泛起來的油脂怎么處理
- 怎樣使蒸出來的包子又白又不塌陷
- 排骨有一股騷臭味怎么去除小妙招
- 用什么方法可以去除車內(nèi)的魚腥味
- 去除手上魚腥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 去掉魚腥味最好的辦法有什么好處
- 衣服上魚腥味怎么去除最快最有效
- 怎么去除魚腥味最有效碗筷的味道
- 干地皮菜怎么泡才能泡發(fā)的嫩一些